印度——世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迫使气候活动家和专家加强对南亚国家气候变化政策的审查。
这个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也是受极端天气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为致命的洪水和热浪已成为常态。
8 月,印度政府批准了更新 2015 年巴黎协定承诺的部分气候承诺的计划。根据该协议,签署国应每五年向联合国提交新计划。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Narendra Modi) 在去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或格拉斯哥 COP 26 上首次做出承诺,作为五项承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到 2070 年实现净零排放。
在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 (NDC) 中,政府批准了两项承诺:首先,到 2030 年将排放强度——或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排放量——从 2005 年的水平降低 45%,增加 10%根据它在 2015 年达成的协议。
其次,政府承诺通过可再生非化石燃料能源满足 50% 的电力需求——高于《巴黎协定》承诺的 40%。
虽然这些举措受到赞扬,但批评者仍担心莫迪领导的政府的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否会因为其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而实现。
对煤炭的依赖
印度煤炭部长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其使用将至少持续到 2040 年。据 Pralhad Joshi 称,煤炭需求尚未见顶,是印度人负担得起的能源。
“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不会发生远离煤炭的转型,”乔希说。
印度环境部批准清理煤矿,将产量提高到 50%,因为史无前例的热浪在 4 月席卷了这个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备忘录补充说,公司不需要执行“为增加产能和公众咨询而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它还宣布,之前因财务原因而关闭的 100 个煤矿将重新开始运营,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生产多达 1 亿吨。
国营的印度煤炭公司宣布在奥里萨邦建设一座新矿,这将成为该国最大的矿山之一。
由于这些决定,气候分析人士质疑莫迪政府是否认真对待实现其可再生能源目标。
Climate Analytics 的气候和能源经济学家南迪尼·达斯 (Nandini Das) 告诉半岛电视台,“目前印度与减缓相关的政策方向有点混乱。”
“一方面,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推动在扩大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政府仍在继续支持煤炭。已经很明显,越来越依赖化石燃料与 1.5C 途径不相容,这也导致资产搁浅的风险。”
在去年的 COP26 上,印度和中国在缓和呼吁“逐步淘汰”煤炭使用的措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变化呼吁各方加快“逐步减少未减少的煤炭使用的努力”,而不是“逐步淘汰”煤电——此举受到几个国家的批评,他们表示对条款的淡化深感失望。
造林驱动
在 2015 年的国家自主贡献中,印度承诺到 2030 年通过森林扩张扩大碳汇,吸收 25 亿吨至 30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根据 1 月份发布的 2021 年森林调查报告,印度的森林和树木总覆盖率约为该国地理面积的 24%。从 2019 年开始的两年里,森林覆盖总面积增加了 1,500 平方公里(579 平方英里),而树木覆盖面积增长到 700 多平方公里(270 平方米)。
全球森林联盟的气候政策顾问 Souparna Lahiri 表示,政府的数字“绝对具有误导性”,因为它们包括受法律保护的森林区域之外的树木和种植园。
在同一份报告中,批评人士指出,大约 1,600 平方公里的天然林在此期间消失了。在该国东北部,八个州的森林覆盖面积减少了 1,020 平方公里。这些邦占印度森林总覆盖率的 23% 以上。
拉希里说,水力发电厂、道路和采矿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是森林和树木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月早些时候,生态学家和活动家对政府批准在孟加拉湾大尼科巴岛上开展大型开发项目提出了警告,该项目将导致砍伐 850,000 棵树木。
批评人士说,该项目包括建造机场和发电厂,也威胁到岛上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该地区土著部落的生计。
基础设施建设
气候活动人士提出的其他担忧是喜马拉雅地区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一系列发展项目——例如水电大坝的建设——如北阿坎德邦和查谟和克什米尔。
2021 年 2 月,至少 200 人在北阿坎德邦的山洪暴发中丧生。 2013 年,山洪暴发在那里造成 5,700 人死亡。
在将去年的洪水与该地区气温升高联系起来的同时,气候专家还指出,国家和国际机构的决策失误加剧了这场灾难。
南亚水坝、河流和人类网络协调员环保主义者 Himanshu Thakkar 告诉半岛电视台,水坝不仅在经济上不可行——太阳能和风能替代品的成本几乎是其两倍——而且它们还会加剧全球变暖。
“说水坝对气候友好是不正确的,首先是因为它也会破坏森林……这是碳汇的主要来源,”他说。 “它们还破坏了当地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Thakkar 补充说,建造水坝还负责建造水库,从腐烂的植被中排放温室气体甲烷。甲烷的吸热能力是二氧化碳的 25 倍。
“言出必行”
半岛电视台联系了政府,就对其气候承诺的怀疑发表评论,但没有立即收到回复。
在周一发布的一份国家报告中,政府表示将优先分阶段过渡到清洁能源和降低家庭消费,以在 2070 年实现净零排放。
“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印度环境部长 Bhupender Yadav 在 COP27 纪念报告发布的活动中说。 “印度再次证明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言出必行。”
非营利组织印度气候阵线的活动家 Anmol Ohri 告诉半岛电视台,印度所有喜马拉雅邦的基础设施发展都是由政府推动的,没有任何环境制衡。
“发展是正常的,但气候危机已经变得如此巨大,以至于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了。我们必须适应这些变化,不能阻止它们,”住在印控克什米尔查谟南部的 Ohri 说。
Thakkar 说,虽然气候紧急情况的大部分责任归咎于发达国家,但作为气候变化“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印度“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做得更好。
“我们需要评估任何发展干预的气候变化影响或气候变化足迹,以及该基础设施将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气候中发挥作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