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一份报告,冠状病毒大流行中断了控制疟疾的努力,导致两年内全球新增 63,000 人死亡和新增 1,300 万人感染。
联合国卫生机构在周四发布的《2022 年世界疟疾报告》中表示,寄生虫病病例在 2020 年有所上升,并在 2021 年继续攀升,但增速有所放缓。
去年世界上大约 95% 的疟疾感染和死亡发生在非洲。仅四个国家——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尔和坦桑尼亚——就占所有疟疾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世卫组织疟疾司高级官员阿卜迪萨兰努尔说:“在大流行之前我们就偏离了轨道,现在大流行使情况变得更糟。”
报告称,尽管全球死于疟疾的估计人数从 2020 年的 625,000 人下降到 2021 年的 619,000 人(部分原因是医疗保健服务在大流行导致的中断后趋于稳定),但死亡人数仍高于 2019 年估计的 568,000 人。
与此同时,疟疾感染人数继续上升,但增速有所放缓,到 2021 年估计达到 2.47 亿。相比之下,2020 年和 2019 年分别为 2.45 亿和 2.32 亿。
世卫组织强调,由于大流行和成本上升导致资金减少,增加了国家疟疾规划的压力。
报告称,2021 年的融资额接近 35 亿美元。这比前两年有所增加,但远低于全球估计需要 73 亿美元才能继续战胜这种疾病。
展望未来,世卫组织指出了一些有希望的发展,包括第一种疟疾疫苗 RTS,S,该疫苗已提供给超过 100 万儿童,并将于明年广泛使用。
世卫组织的努尔表示,现在说这种疫苗可以挽救多少生命还为时过早。但“我们确实预计会对严重疾病和死亡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他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该疫苗的有效性仅为 30% 左右,并且需要接种四剂。
世卫组织还强调,仍然存在巨大挑战,包括蚊帐数量不足——可以保护人们免受传播疟疾的蚊子叮咬——以及携带寄生虫的蚊子的传播范围更大。
官员们还对一种新的入侵蚊子物种表示担忧,这种蚊子在城市中繁衍生息,对许多杀虫剂有抗药性,并可能抵消多年来在抗击疟疾方面取得的进展。 Noor 说,入侵物种尚未对非洲大陆的整体疟疾负担做出重大贡献,但这些昆虫可能是最近非洲之角部分地区疟疾激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