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代出生的杨洪建正在中国西南云南省普洱市的家乡建设咖啡庄园。
杨的祖父和父亲是普洱最早从事大规模种植的咖啡农,从小就对咖啡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20年辞去教书工作,回到家乡建设咖啡庄园。
与老一辈人采用的粗放式种植方式不同,杨和他的商业伙伴在开垦的田地边缘种植树木,以确保生态保护。这种新方法不仅有助于恢复森林植被,还可以预防病虫害。
多年来,咖啡对农民的重要性已经超出了其作为收入来源的作用,并融入了文化认同中。在普洱农村,许多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出生的人已经接管了他们的家族咖啡生意。他们认为,他们生活中的转变,例如盖新房和购买新家电,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咖啡的丰收。
1980年代左右,普洱的咖啡种植面积只有7公顷左右。 1980年代后期,当地政府开始培育咖啡作为优势骨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如今,普洱的许多农民都种植茶和咖啡。他们在冬天收获咖啡果实,在春天采摘茶叶。
云南省委副书记石玉刚表示,全省咖啡种植面积和咖啡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8%和99%。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1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139万亩(约9.3万公顷),总产量10.87万吨。普洱市约占全省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一半。
在靠近中缅边境的孟连县,来自八良村的拉祜族农民娜努在2021-2022年的咖啡中,通过出售咖啡浆果,种植了1公顷以上的咖啡,收入超过7万元(约合9800美元)。生产季节。
咖啡季期间,咖啡产业帮助当地人(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共创收2.66亿元。
在普洱,去年咖啡产值达到27.8亿元,拥有400多家企业或加工车间,近25万农民在该行业。
6月,普洱向欧洲出口了300多吨咖啡豆,这是当地咖啡首次通过货运班列服务运往欧洲。
6月下旬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云南咖啡豆出口量达到1.8万吨,价值5.5亿元,分别增长2.3倍和3.8倍。产品已远销欧盟、东盟、美洲、中东等地区。
国内咖啡消费量也很强劲。
“过去,我们公司每年出口咖啡豆6000多吨。但从去年开始,咖啡豆开始内销。”普洱当地一家咖啡公司总经理杨春红说。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意味着行业的巨大机遇。
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豆进口量达到12.27万吨,同比增长74%。
目前,雀巢、星巴克、沃尔咖啡等企业已与云南在咖啡行业进行了业务合作。
80多岁的普洱高级农艺师廖秀贵将20公顷的荒山坡改造成别具一格的咖啡园。
“正是改革开放政策帮助当地咖啡产业发展。未来,咖啡和其他作物都将迎来更多机遇,”廖说。